气体灭火系统的调试应在系统安装后进行,并应在相关火灾报警系统、开口自动关闭装置、通风机械、消防阀等联动设备的调试后进行。
为保证调试工作顺利进行,调试前应再次检查系统部件、材料和安装质量,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调试项目应包括模拟启动试验、模拟喷气试验和模拟切换操作试验。在进行调试试验时,应采取可靠的措施,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调试完成后,系统的所有部件和联动设备应恢复正常。
系统验收。
1
系统验收时应有文件。
1系统验收申请报告。
2.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3相关技术资料。
4竣工文件。
施工过程检查记录。
6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注意:气体灭火系统验收合格后,系统应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模拟启动试验应在系统功能验收时进行,并且合格。
模拟启动试验的目的是检测控制系统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控制系统能够发挥预期的作用。
4
模拟启动试验结果应符合规定。
延迟时间与设定时间一致,响应时间符合要求;
2有关声,光报警信号正确;
3联动设备动作正确;
4驱动装置动作可靠。
模拟喷气试验应在系统功能验收时进行,并且合格。
模拟喷气试验的目的是检测灭火系统的动作可靠性和管道连接的正确性。这也是一个实践练习,以确保灭火系统能够发挥预期的作用。
6
模拟喷气试验结果应符合规定。
延迟时间与设定时间一致,响应时间符合要求。
2有关声,光报警信号正确。
3相关控制阀门工作正常。
4信号反馈装置动作后,气体保护区外的气体喷射指示灯应正常工作。
5存储容器之间的设备和灭火剂输送管道在相应的保护区域或保护对象之间不会发生明显的振动和机械损坏。
6试验气体可以喷入受试保护区或保护对象,并应能从每个喷嘴喷出。
工程质量验收是对施工质量的综合评价。
4
一般规定工程验收。
1系统工程验收应由施工单位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人员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2用于验收检测的计量器具应精度适宜,经法定机构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3工程外观质量由验收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
4隐蔽工程隐蔽前,施工单位应通知有关单位验收。
5.系统工程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系统工程验收报告及有关文件。
5
检验、验收应符合规定。
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验结果应全部合格。
2施工过程检查结果应全部合格。
3隐蔽工程验收结果应全部合格。
4数据验证结果应完全合格。
5工程质量验收结果应全部合格。
注: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也应进行气密性试验。气压强度试验合格,试验后未拆除的管道不得进行气密性试验。
6
文件、资料应在系统工程验收合格后提供。
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2气体灭火系统工程施工过程检查记录。
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气体灭火系统工程质量控制数据验证记录。
5气体灭火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6相关文件、记录、资料清单等。
维护管理。
1
投入使用时,应有文件。
1使用系统及其主要部件,维护说明书。
2系统工作流程图和操作规程。
3系统维护检查记录表。
4值班员守则和操作日志。
注:上述文件应永久存储电子备份文件。
2
每月检查应符合要求。
检查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储存装置的液位计,及时补充灭火剂损失10%。
2.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管网灭火系统和IG541灭火系统的检查内容和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1)灭火剂储存容器和容器阀、单向阀、连接管、集流器、安全放电装置、选择阀门、阀门驱动装置、喷嘴、信号反馈装置、泄漏检测装置、减压装置等系统部件应无碰撞变形等机械损伤,表面无锈蚀,保护涂层完好,铭牌和保护标志应清晰,手动操作装置的屏蔽、铅密封和安全标志应完整。
2)灭火剂和驱动气体储存容器的压力,不得小于设计储存压力的90%。
3预制灭火系统的设备状态和运行状态应正常。
3
每季度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符合规定。
1可燃物的种类、分布、保护区的开口应符合设计规定。
2储存设备之间的设备、灭火剂输送管道和支架、吊架的固定,不得松动。
连接管应无变形、裂纹和老化。必要时,送法定质量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或更换。
每个喷嘴孔口应无堵塞。
5对高压二氧化碳储存容器逐一进行称重检查,灭火剂净重不得小于设计储存量的90%。
6当灭火剂输送管道出现损坏和堵塞现象时,应按本规范第E.1节的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和吹扫。
每个保护区每年按照规范进行一次模拟启动试验,并进行一次模拟喷气试验。
